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509

会议视频 16

会议信息 7

年份

2024 1

2023 56

2022 58

2021 68

2020 61

2019 41

2018 38

2017 30

2016 37

2015 7

2014 2

2013 8

2012 11

2011 7

2010 1

2009 15

2008 13

2007 12

2006 13

2005 14

展开 ︾

关键词

神经网络 27

人工智能 7

人工神经网络 6

海底隧道 6

BP神经网络 4

机器学习 4

网络 4

网络安全 4

网络空间安全 4

2020 3

智能制造 3

网络空间 3

遗传算法 3

BP算法 2

RBF神经网络 2

中国制造 2

互联网 2

仿真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恒流海底观测的电能系统设计 Regular Article

Yan-hu Chen, Sa Xiao, De-jun Li,yanhuchen@zju.edu.cn,sxiao@zju.edu.cn,li_dejun@zju.edu.cn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9年 第20卷 第11期   页码 1505-1515 doi: 10.1631/FITEE.1800362

摘要: 恒流电能传输因其对短路故障有较高鲁棒性,被认为是海底观测的理想选择。我们计划在中国东海建造一套恒流海底观测系统。研究了用于科学实验的恒流海底观测系统,并深入研究其电源系统及散热系统。

关键词: 海底观测;电能变换;散热    

海洋科学装备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宋宪仓,杜君峰,王树青,李华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76-83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10

摘要: 本文从深入认知海洋、合理利用海洋、积极保护海洋、有效管控海洋四方面对我国海洋科学装备的需求进行了剖析,系统梳理了世界海洋强国在海气界面观测装备、水下移动式观测装备、海底观测系统等海洋科学观测平台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未来海洋科学装备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在海洋遥感卫星、海洋科考船、海洋深潜器、海底观测等海洋科学装备领域取得的进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分析了通用技术、核心装备、集成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关键词: 海洋科学装备     深海观测平台     海气界面观测     水下移动式观测     海底观测     装备研发    

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发展研究

马蕊,赵修涛,柳存根

《中国工程科学》 2020年 第22卷 第6期   页码 19-25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03

摘要:

建立水下立体观测来获得科学、实时、全面的数据,是未来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发展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的需求和必要性,对比了国内外相关装备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剖析我国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研判作为海洋水下观测关键环节的传感器技术进展点。研究认为,我国海洋观测平台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海洋关键传感器、高精度传感器方面依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海洋观测的大数据与实际需求之间有所脱节,海洋传感器缺乏改进平台支撑。研究提出了支持海洋关键传感器研究成果高效转化、统筹管理国家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建立海上仪器装备国家公共试验平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中长期发展提供方向参照。

关键词: 海洋观测     海底观测     水下移动观测平台     水下传感器    

基于可编程电压信号实现海底观测海缆切换及故障隔离 None

Zhi-feng ZHANG, Yan-hu CHEN, De-jun LI, Bo JIN, Can-jun YANG, Jun WA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8年 第19卷 第11期   页码 1328-1339 doi: 10.1631/FITEE.1601843

摘要: 缆系海底观测可实现长时间、实时、原位海洋在线观测,在海洋观测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可靠的海缆切换方法对于建立永久、可靠、鲁棒性高的海底观测是必要的。对比已有海缆切换方法优缺点,针对海底观测网络组态提出一种新颖的海缆切换方法。无需配置额外通讯路由,借助已有电力传输缆,传输基于特定序列的可编程电压信号,实现水下分支器与陆地岸基站的通讯。

关键词: 缆系海底观测;海缆切换及故障隔离;可编程电压信号;最大数据位频率    

一种面向恒流输电水下观测的无级功率重构转换器 Research Article

臧玉嘉1,2,陈燕虎1,杨灿军1,张浩宇1,段志勇1,Gul MUHAMMAD1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21年 第22卷 第12期   页码 1551-1684 doi: 10.1631/FITEE.2100259

摘要: 恒流(CC)电能到恒压(CV)电能的转换是恒流输电水下观测的关键技术之一。该系统通常采用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并联稳压器以稳定输出电压。然而,并联稳压方法存在高热损耗和低转换效率的缺点。

关键词: 恒流/恒压转换;并联稳压器;无级功率重构;水下观测    

基于电力线命令传输的缆系海洋网络切换的通信频率优化研究 Research Article

Yan-hu Chen, Yu-jia Zang, Jia-jie Yao, Gul Muhammad,yanhuchen@zju.edu.cn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 2019年 第20卷 第10期   页码 1331-1343 doi: 10.1631/FITEE.1900125

摘要: 具有树状或环状拓扑的缆系海洋观测在海洋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现场维护耗时长,海缆开断技术能主动开断控制网络中的分支网络,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实用性的关键。提出一种新型网络结构控制方法,即翻转电力传输极性,通过调制线上电流发送低频数字信号,并将含有地址和命令的信息广播到网络中所有分支单元。分支单元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并执行相应的控制命令。针对海缆寄生参数、网络规模和分支单元数目对电力线上通信频率的影响进行理论研究和仿真,通过权衡通信速率和准确性得到一种最优通信频率,并在样机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该最优通信频率的缆系海洋观测开断控制技术可有效提高开断准确性和配置速率。

关键词: 海缆开断;海洋观测;分支单元;传输线理论;通信频率    

海底不稳定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高伟健,李伟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3期   页码 109-121 doi: 10.15302/J-SSCAE-2023.03.010

摘要:

海底不稳定性及次生海底地质灾害广泛存在于海洋之中,对海岸港口设施、海洋钻井平台、海底管道光缆等海底基础建设颇具威胁。但目前对海底不稳定性的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仍知之甚少,为加深对海底不稳定性的认识,本文回顾了海底不稳定性研究进展,梳理了海底不稳定性及次生海底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别、全球分布情况和地球物理识别特征,归纳了目前海底不稳定性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因机制、控制因素及工程地质灾害风险,探讨了海底陆坡失稳演化过程试验模拟技术的适用范畴与技术瓶颈。最后,从海底不稳定性的致灾机理研究、多源数据智能分析和海底失稳立体监测3 个维度提出了未来海底不稳定性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以期为海底不稳定性的模拟、预测和预警等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海底不稳定性;海底地质灾害;成因机制;风险评估;不稳定性分析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修建技术初论

瞿守信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7期   页码 24-29

摘要:

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从桥梁隧道方案比选到跨海隧道方案的确定进行研究。介绍了在此作海底隧道方案的优越性,以及该海底隧道的特点、难点和施工技术方案,并对隧道设计、施工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论述。

关键词: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修建技术     经验初论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研究

程正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1期   页码 29-35

摘要:

合理确定衬砌水压力是海底隧道结构设计的关键所在。采用复变函数和地下水动力学理论,推导了圆形海底隧道衬砌外水压力解析法计算公式,经对比验证,精度高、适用性广。通过海底隧道水压力模型试验研究得到,全封堵防水方式下,衬砌背后水压不能折减;限量排放时,衬砌背后水压力随排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建立了限量排放下的水压力计算公式,得到现场实测结果验证。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支护结构设计和海底风化槽地段注浆堵水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关键技术参数,现场应用成效良好。相关研究成果对后续海底隧道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海底隧道     衬砌     水压力     模型试验     限量排放     折减    

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技术研究

王秀英,谭忠盛,王梦恕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7期   页码 71-75

摘要:

阐述了海底隧道的防排水原则,以厦门海底隧道为例讨论了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的合理排放量,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层的防排水方案以及在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底隧道     结构防排水     排放量     设计    

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

陆龙骅,卞林根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9期   页码 72-84

摘要: 在此过程中初步建成了包括常规气象业务、准业务和短期考察在内的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体系;该技术系统所获科学数据已在我国极地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南极     北极     大气科学     观测工程    

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评述

邓新蒲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 第9卷 第11期   页码 54-62

摘要:

观测性分析是单观测器无源定位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只有当目标状态 (位置、速度等)是完全可观测的,定位和跟踪问题才能有可靠的、唯一的解。从几何方法、代数方程方法、线性系统方法3方面来阐述单站测角无源定位的状态可观性问题,讨论测频单站无源定位问题的可观测性和定量的可观测性,并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相关文献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评述。

关键词: 无源定位     TMA     观测   

基于遗传算法的AUV三维海底路径规划

郝燕玲,张京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11期   页码 56-60

摘要:

研究AUV在三维海底地形环境中的路径规划问题。针对三维地形中路径的不同特点,将路径分为3种类型。

关键词: 三维路径规划     遗传算法     海底地形     水下潜器    

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信息化施工

杨会军,王梦恕,卓越,罗嵩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10期   页码 57-64

摘要:

海底隧道开挖支护施工难度很大、安全风险极高,结合国内第二条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同时,对施工中水平收敛、拱顶下沉等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动态反馈于施工过程中,此即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信息化施工。该方法在施工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预注浆     信息化施工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傅洪贤,刘永胜,郭衍敬,黄明琦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7期   页码 30-34

摘要: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陆域浅埋暗挖地段,其地质条件差,多为全、强风化花岗岩,且地下水丰富。在海底硬岩地段进行了钻爆试验,得出较好的爆破方案和参数,并采用声波仪和位移计对围岩损伤范围进行了检测。

关键词: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开挖工法     施工工序     控制措施     爆破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恒流海底观测的电能系统设计

Yan-hu Chen, Sa Xiao, De-jun Li,yanhuchen@zju.edu.cn,sxiao@zju.edu.cn,li_dejun@zju.edu.cn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装备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宋宪仓,杜君峰,王树青,李华军

期刊论文

海洋水下立体观测技术装备发展研究

马蕊,赵修涛,柳存根

期刊论文

基于可编程电压信号实现海底观测海缆切换及故障隔离

Zhi-feng ZHANG, Yan-hu CHEN, De-jun LI, Bo JIN, Can-jun YANG, Jun WANG

期刊论文

一种面向恒流输电水下观测的无级功率重构转换器

臧玉嘉1,2,陈燕虎1,杨灿军1,张浩宇1,段志勇1,Gul MUHAMMAD1

期刊论文

基于电力线命令传输的缆系海洋网络切换的通信频率优化研究

Yan-hu Chen, Yu-jia Zang, Jia-jie Yao, Gul Muhammad,yanhuchen@zju.edu.cn

期刊论文

海底不稳定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高伟健,李伟

期刊论文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修建技术初论

瞿守信

期刊论文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特征研究

程正明

期刊论文

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技术研究

王秀英,谭忠盛,王梦恕

期刊论文

中国极地大气科学观测工程

陆龙骅,卞林根

期刊论文

单站无源定位可观测性评述

邓新蒲

期刊论文

基于遗传算法的AUV三维海底路径规划

郝燕玲,张京娟

期刊论文

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信息化施工

杨会军,王梦恕,卓越,罗嵩

期刊论文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傅洪贤,刘永胜,郭衍敬,黄明琦

期刊论文